本來小豪跟馬迷一起睡主臥室的大床,


自從小豪會爬後,


擔心他會掉下床,


所以全家就一起換到和室睡覺。


可是沒想到,


馬迷一直小心預防的事還是發生......


晚上,馬迷幫小豪洗完澡,


在主臥室的床上換好衣服,


小豪就趴在床上玩奶粉分裝罐。


玩著玩著,小豪突然往前滑下床,


當時馬迷就在小豪的後方,


親眼看到他頭頂著地,


掉下去的速度快到馬迷來不及抓他,


只能衝過去將他一把抱起。


小豪哭了幾聲就停了,


可是馬迷的心臟卻"砰砰"跳個不停,


一方面是受到驚嚇,


另一方面是擔心小豪是否受傷,


還有一方面是身為母親的自責。


安撫好小豪,馬迷仔細的檢查一下,


發現頭皮有一片紅紅的,


趕緊拿紗布巾包冰塊冰敷小豪的頭頂。


結果小豪一直扯包著冰塊的紗布巾,


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,


只好又拿一塊冰塊給他玩。


馬迷一邊幫小豪冰敷、一邊觀察他的活動狀況,


大約二十分鐘後,把拔終於回來了。


(把拔上星期六騎車摔倒,晚上去骨科看診)


一時之間,馬迷真的說不出口:「小豪摔下床,撞到頭了。」


不過,把拔看到馬迷幫小豪冰敷心裡就有底了,


馬迷問把拔要不要帶小豪去看醫生。


把拔說他同事的小孩也曾撞到頭過,


醫生建議如果沒有外傷,


就在家自行觀察二十四個小時。


我們觀察一下小豪,


除了頭皮紅了一塊,


並沒有其他異狀,


於是就讓他喝ㄋㄟㄋㄟ睡覺了。


 


【後記】


當晚把拔先陪小豪睡覺,


馬迷上網查詢小孩撞到頭的處理方法,


趁小豪睡覺時,再幫他檢查是否還有其他部位受傷。


整個晚上,馬迷因為擔心小豪而不敢熟睡,


每隔一段時間就起身觀察他是否有異狀,


還好隔天頭皮就沒有紅紅的,


睡眠、飲食和活動力也跟平常一樣,


馬迷終於把懸在半空的心放下。


 


小豪:「我趴在床上玩,突然就摔下去了。」



 


小豪:「當時我好害怕,馬迷也嚇了一大跳。」



 


小豪:「還好我平安無事,大家就別為我擔心了。」



 


寶寶撞到頭勿搓揉 要注意生理變化
文/李勇


「我的寶寶最好動了,每次都讓我好擔心喔!」,「昨天他從床上跌下來, 我要怎麼注意他呢?」嬰幼兒正值發育及學習的階段, 很多外物會吸引他去嘗試, 加上一些肢體動作的不成熟, 常會發生跌倒撞擊事件,尤其頭部撞擊最令家長擔心了。

腦部受外力撞擊,可能會有所謂「腦震盪」的反應,通常是表現出頭痛、噁心,厲害者甚至會有嘔吐的現象。這些症狀會在一、兩天內達到最高峰,而在一星期後逐漸消失。雖然腦震盪的症狀令人憂心,但基本上並無危險。

頭部創傷最麻煩的是引起顱內出血。顱內出血的程度有輕有重,輕者頭痛、嘔吐、輕微發燒,休養幾天就可恢復;嚴重者急速大量出血,有時可立即致命。

是否有顱內出血?可靠臨床神經學檢查初步判斷。一般的頭部X光檢查並無法看出顱內是否出血,僅能顯示顱骨是否受傷、骨折。現代醫療診斷可以利用電腦斷層掃描攝影,辨明出血的所在位置與嚴重程度。

一般若無明顯神經學上的異常現象、患者意識清晰、談吐自若,表示此創傷應該沒有對患者造成太大的傷害,家長可以不必太緊張,只要在家多觀察孩童的後續變化即可。

普通頭部外傷的處理原則是:在撞擊處給予冰敷,切記不要搓揉患處,以免使血管破裂的情形惡化,讓出血更嚴重;並在一週內,注意觀察孩童的一些生理意識變化, 短期內勿做激烈的運動,並保持心情的愉悅,勿過分激動。數日後, 可以熱敷血腫處,加速瘀血的代謝吸收。

大部分的顱內出血都會自動止血,已出血的血塊也會慢慢吸收恢復。最怕的是,慢性硬腦膜周圍的出血,有時會有亞急性或慢性的病況變化,一般應觀察一週的時間。

若孩童頭部撞擊後,發生意識漸趨不明、頭痛劇烈、大量嘔吐、呼吸困難、手腳或嘴角抽筋、一邊手腳比較軟弱(漸趨癱瘓),或是有不明清澈液體,或血水持續不斷由鼻孔或耳朵流出,應儘速至急診室就醫評估病情。

(本文作者為彰化縣鹿港佳生小兒科診所院長)

2006/6/12 自由時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ahua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