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0221_161306(0).jpg       

小宇第一次看診後,進行了六次的復健,今天是第一次回診。

第一次看診、評估後,小宇做了走平衡木和踢球的訓練,

第二次,把鼻帶去做復健,小宇的配合度也很高,

只有最後快走完十五分鐘的跑步機時哭了。

隔天,馬迷帶小宇做第三次的復健,

小宇不斷哭鬧,只肯讓馬迷抱著,說什麼都不肯下來,

最後,勉強被復健師拐去醫院的樓梯間走樓梯,

然後狼狽的結束這次物理治療。

第四次,輪到把鼻帶小宇做復健,

因為太晚預約跑步機,所以就沒有走跑步機了。

第五次,馬迷帶小宇做復健,

由李治療師陪小宇做訓練,小宇還算配合,

等到要走跑步機時,小宇哭哭啼啼不肯,

馬迷一度心軟問吳治療師可不可以縮短時間,

結果小宇走幾步後就不哭了,不知不覺就走完十五分鐘,

最後跑步機停止時,小宇才崩潰大哭。

第六次,把鼻帶小宇做復健順便回診,

由於小宇的配合度很差,完全不理會醫生,

醫生建議我們可以掛心智科。

現在,一個星期做兩次物理治療以及一次職能治療,

把鼻和馬迷已經疲於奔命,身體和心理的負荷已經到達極限,

所以,還是先以復健為主,

希望小宇好好加油,不要辜負把鼻和馬迷的一番苦心!

 

以下的照片是第五次復健時拍的:

小宇跨過橫木後,丟球到籃子裡,再走平衡木回到起點。

20140221_151053.1.jpg

20140221_151053(0).jpg

20140221_150917.jpg

 

 走跑步機,一開始速度是1公里,後來提高到1.2公里。

20140221_161304.jpg

20140221_161306(0).jpg

20140221_161000.jpg

看著小宇的背影,馬迷的內心百感交集,

原本以為養育第二個孩子會比較得心應手,

沒想到迎接我們的卻是一道又一道的關卡,

經歷一層一一層的挑戰,唯一慶幸的是,

小宇應該算是物理治療室裡最健全的孩子吧!

雖然有人認為扁平足很普遍,肢體不協調也不是什麼大問題,

但馬迷認為三歲前是早療的黃金期,小宇已經慢了一些,

而且發現問題就是要去面對,去接受,去處理,

只不過要放下真的好難,馬迷自己也要加油囉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ahua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